RASFF(Rapid Alert System for Food and Feed)是欧盟委员会建立的食品和饲料快速预警系统,为各成员国进行食品和食品接触材料安全方面的信息交换提供有效途径。
欧盟通常在口岸和市场两个环节对食品接触产品进行抽查。如发现产品不合格,将会根据风险的严重性和产品在市场上的分布情况,采取相应措施(警报、信息通告、边境拒绝),同时通过RASFF系统通告所有成员国,以及不合格产品出口国。
2024年欧盟RASFF针对食品接触材料总共通报了180起,其中来自中国的产品107起,占比59%。
表1近5年RASFF通报的FCM产品数
年份 |
通报总数 |
中国产品 |
中国产品占比 |
2020年 |
122 |
94 |
77% |
2021年 |
271 |
140 |
52% |
2022年 |
214 |
146 |
68% |
2023年 |
191 |
130 |
68% |
2024年 |
180 |
107 |
59% |
通报国:2024年通报的180起违规产品中,法国通报了37起,意大利通报24起,德国17起,西班牙15起,爱尔兰13起,比利时11起,波兰11起,其他见下图。
产品来源地:180起违规产品中,来自中国(包括中国香港和台湾)的产品107起,占比59%。来自土耳其的产品9起,德国9起,意大利8起,西班牙7起,印度5起,其他国家的较少。详见下图。
从材料类型来看,通报最多的是塑料制品,达到85起,占比达到47%。其次是金属制品,通报了22起,占比12%。另外,陶瓷、玻璃和搪瓷这些无机材料,通报量也达到了19起。其他通报的材质还有纸制品、橡胶和硅胶制品、竹木制品等。
不同类型的材料,都有相应的常见的违规项目。比如,尼龙制品几乎都是初级芳香胺迁移,尤其是苯胺和4,4'-MDA这2种芳香胺。不同材料涉及的常见违规项目见表2。
表2不同材料涉及的违规项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尼龙厨具
尼龙厨具主要包括尼龙菜铲、尼龙汤勺、尼龙捞面勺等,尤其是深色和黑色尼龙厨具。通报的违规项目几乎都是初级芳香胺迁移,最常检出的芳香类物质是苯胺和4,4'-MDA。欧盟要求初级芳香胺不得检出(检出限0.002mg/kg)。芳香胺可能来自偶氮染料的分解。
密胺餐具
密胺餐具主要的违规原因是甲醛迁移、三聚氰胺迁移、材料不稳定。由于密胺树脂本身由甲醛和三聚氰胺聚合而成,在酸性和高温条件下,密胺材料释放的甲醛和三聚氰胺可能会逐渐增多。欧盟对于重复使用的塑料制品的合规判定规则是:三次的测试结果必须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并且第三次的测试结果符合限值要求。如果三次的迁移结果逐渐上升,或者忽高忽低,都会被认为“材料不稳定”。
植物纤维制品
2024年的通报量只有6起,比前几年明显减少。欧盟禁止使用竹纤维、小麦纤维等植物纤维。
硅胶和橡胶产品
硅胶产品主要包括硅胶模具、硅胶铲、儿童水杯等。涉及的违规项目是挥发性有机物VOC和颜色迁移。VOC主要的测试方法是用200℃烘烤样品4h,测试样品烘烤前后的质量差额,不可超过0.5%。企业或许可以尝试使用二次硫化工艺,降低硅胶产品的VOC。
橡胶产品都是由意大利通报的丁腈手套。违规项目都是总迁移超标,合格限值为8mg/dm2。
金属制品
金属制品主要包括煎锅、压力锅、饮水瓶、烧烤架、烤箱托盘、刀具等。法国和意大利通报居多。金属制品在做迁移测试时,可选的模拟物有2种:5g/L柠檬酸和人工自来水。接触酸性食物用5g/L柠檬酸测试,非酸性食物用自来水测试。柠檬酸比较严格,尤其是使用高温测试条件时,重金属迁移可能会超标。
搪瓷、陶瓷和玻璃制品
需要注意的是,欧洲对于陶瓷制品不仅仅有铅镉溶出,还会涉及铝砷钴等金属元素迁移。
纸制品
纸制品主要包括披萨盒、纸盒、纸吸管等。以法国通报的居多。涉及的违规项目包括铅迁移,塑化剂迁移(DEHP,DBP,DIBP,DINP,DIDP),光引发剂184,双酚A,三聚氰胺,氯丙醇,矿物油等。大部分违规项目跟纸制品所用的油墨有关,建议纸制品企业关注印刷油墨的安全。
竹木制品
竹木产品主要包括竹木砧板、木碗等。违规项目主要是甲醛迁移和双酚A含量等。
RASFF系统已经稳定运行多年,有些项目是每年都会通报的重点项目,包括尼龙制品的初级芳香胺,陶瓷和金属制品中的重金属元素迁移,密胺中的甲醛和三聚氰胺迁移等。
CTI南宫NG28检测每个月都会汇总更新违规通报信息,企业可随时关注。
CTI南宫NG28检测拥有资深的技术团队、完善的服务内容和服务网络,实验室具备CNAS和CMA认可,测试能力全面,覆盖欧美、中日韩等多地区食品接触材料的测试标准,可提供一站式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