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起,新政策引发热议,截至2022年底,我国城镇既有房屋中,建成年份超过30年的接近20%,同时也意味着这些房屋将进入设计使用年限的中后期。为了保障居民的生活安全和提升生活品质,我国正在加速推进房屋体检、房屋养老金、房屋保险“三项制度”建设。房屋体检是这一制度的核心环节,通过定期检查及时发现隐患并进行修缮,是确保房屋安全的重要前提。
房子的定期体检其实并不是一个新概念,但现在它的重要性更加突出。过去,房屋检查和维护主要依赖物业和业主自觉,缺乏系统性和强制性。如今,通过政策推动,房屋安全的系统性监控和维护得以实现,整体安全水平也将显著提升。
选房屋“病”源何来?
房屋之所以会“生病”,主要受到自然环境侵蚀、人为使用影响以及材料老化与设计缺陷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
● 自然环境的侵蚀:房屋常年暴露在风吹、日晒、雨淋等自然环境中,会对建筑产生负面影响。比如,雨水渗透可能导致墙体潮湿、发霉,甚至锈蚀钢筋;温差变化使建筑材料热胀冷缩,产生裂缝;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也会对房屋结构造成隐性损伤。
● 人为使用的影响:日常使用也会对房屋“健康”产生影响。比如,拆改墙体、改变房屋结构,可能导致整体稳定性下降;过度堆放重物会增加楼板负荷,引发变形或开裂;水电管道的频繁使用也会加速老化,增加漏电、漏水的风险。
● 材料老化与设计缺陷:建筑材料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老化,例如混凝土碳化、钢筋锈蚀、管道腐蚀等。此外,部分房屋可能存在设计或施工缺陷,如防水层不达标、电路设计不合理等,这些问题在长期使用中会逐渐暴露,成为安全隐患。
房屋“体检”关注哪些指标?
对于房龄在20年以上的房屋,尤其需要重视其潜在的“健康危机”。房屋安全无小事,专业化、全方位的房屋体检是保障居住安全的红线,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提升房屋的使用寿命。
● 结构安全:评估“身体稳定性”
①“全身检查”:对房屋结构承载能力、荷载及受力状态进行检测、验算和分析,最终评定房屋的结构稳定性;
②“骨骼”和“器官”检查:对房屋的梁、柱、板、墙等关键结构部位进行详细检查,判断是否存在裂缝、变形等潜在安全隐患;
③“皮肤”检测:检测建筑外墙,如外墙贴砖用材质量如何,是否存在脱落风险,玻璃幕墙安装结构是否牢固,有无爆裂可能。
● 水电消防系统:发现“血管”和“神经”隐患
①电气系统:检查配电箱、电路敷设等,避免短路、过载、老化等问题引发电击火灾事故;
②管道系统:通过CCTV管道检测手段,发现地下管网缺陷,为管道修复提供技术依据;
③消防系统:对消防通道及设施是否完备进行检查,确保其符合标准规范。
● 环境健康:关注居住环境对健康的影响超标噪声易引发烦躁情绪,干扰日常生活;不合格光环境可能影响眼部健康;甲醛、苯系物、TVOC等空气污染物存在于各类装饰材料、家具中,给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对于声光、空气等环境状况的评估也不容忽视。
房屋体检制度是一项关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制度。这项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仍需政府进一步加强引导。房屋体检不仅是保障居住安全的重要措施,更是提升城市安全韧性、推动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关键环节。通过“三项制度”的协同推进,我国房屋安全管理将迈向更加科学、系统和可持续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