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央视“3·15”晚会再次聚焦电线电缆市场的乱象。晚会曝光了部分商家公然售卖非指标电线电缆的乱象,这些电缆外皮材质粗糙,绝缘层厚度不足,铜芯直径明显偏小,甚至存在铜芯掺杂杂质、绝缘层易老化脱落等严重质量问题,给消费者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早在2022年央视“3·15”晚会上,类似问题就已引发广泛关注。时隔3年,“非标电线电缆”再次被曝光,揭示了行业中长期存在的质量问题。
《2022年非标电线电缆回顾》
近年来,尽管国家质检总局等部门不断加强对电线电缆行业的监管,但市场上仍充斥着大量低质量、非标准的产品,给消费者和生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2021年12月,广东省电线电缆行业协会在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等地采购了87款线缆,经过专业检测机构检测,其中48款不达标,占本次抽检数量的55.17%。其中涉及电线电缆安全的电阻和绝缘性能两项重要指标不达标率占到40%左右,个别品牌线缆,电阻甚至超标两倍以上。”
《电线电缆产品质量科普|2021-2023年国家监督抽查情况分析及消费建议》
电线电缆作为电力传输和信号控制的基础元件,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国家基础设施的安全运行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非标电线电缆在使用过程中极易引发短路、火灾等安全事故,严重威胁公共安全。